学术园地

2023年11月1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端升书院举办的讲座在逸夫楼1001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无和马克思主义的形势分析传统”,主讲人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讲师闫高洁,评议人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张寅,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讲师李灵婕。

图为本次讲座海报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势分析传统

讲座伊始,闫高洁老师指出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共产党宣言》中两段表述之间显现的疑难:《序言》指出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革命随即爆发;《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实现自己的统治。这似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观和客观的分裂:《序言》中似乎表明当客观规律在当下被给出后,未来是可以被预测的——这也反映了现在对唯物史观的主流理解即经济基础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而《宣言》中又以主观的视角描述了个人被凝结成为阶级(无产阶级)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种分裂具体体现在闫高洁老师所列举的两个例子中,一是十月革命:在马克思所构建的经典社会发展公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革命,但十月革命显然在客观上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而无产阶级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直接通过政治行动介入了历史的进程,在主观上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是主体是农民阶级的、并未发生在工业国的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这在主观上和客观上显然都与马克思的设想大相径庭。但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显然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倒退,反而对原始的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马克思主义显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在互动中所展现的巨大张力出发,闫高洁老师提出了以下重要的问题:

1.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历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将自己视为超越历史的规律性存在还是将自己视作历史发展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历史相关联?

3.马克思主义究竟借助怎样的内容“改变世界”?

闫高洁老师由此引出了自己对构造马克思主义的形势分析传统(the Marxist Tradition of Conjunctural Analysis, 以下简称MACA)的思考,闫高洁老师认为对于MACA的刻画或许利于我们更好地回答以上的问题。


二、对于MACA的结构性勾勒

由此,讲座进入第二部分:“对于MACA的结构性的勾勒”。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形势(conjuncture)和分析(analysis)。首先闫高洁老师给出了形势的大致定义:“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既定整体”。它蕴含着这样的内容:彼此对立的阶级之物质和观念学的力量-关系对比。在闫高洁老师看来,形势具有以下特征:

1.当下性形势是直接的、现在的状况,而非外在的、持久的事态。主体总是置身于形势中,无法从超越的视角进行直观或分析——由此当下性也常常体现出紧迫性。

2.给定性形势不是主体预先创造的产品,主体仅仅能够接受它;或者说当事人总已经被抛入形势。

3.独特性这是形势向人们显露出的首要的特征,哪怕人们假设规律的表现出现了波动或者从一般性法则演绎出特定的形势,形势也难以被归入一般性法则。

4.偶然性形势的决定性规定:形势是复杂的因素的会合,它的存在和消灭缺少根据和担保。即使它在当下已经如此这般实存,我们也可以设想它不如此这般实存。


三、分析的内涵

接下来,闫高洁老师针对“分析”的内涵展开了陈述:

1.分析的结果分析的结果是综合——把事物从混沌表象加工成为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分析的对象是现实——这里的现实一方面是客观实在和意识形态的综合,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而非是实现历史目的的中介而存在。

2.分析的工具分析的工具是现成的范畴和判断——分析本身也会改造它们:改造范畴的内涵外延、改造范畴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范畴之间的地位。

3.分析的目的分析的目的是实践(介入)而非沉思(旁观),即分析要求驱动特定的当事人以实践的方式介入当前的形势。

4.普遍知识制作分析伴有一种普遍的知识制作,这种制作存在两个面向:一面面向过去,从过去的事件寻找当下的普遍性,另一面面向未来,即知识制作的成果会成为后人回溯性建构历史时的素材。就以上来看,分析是当下的每一个人都承担着的历史责任,它不仅引导着我们进入形势之中进行斗争活动,而且这一斗争活动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未来的人们对于历史的普遍性理解。

在对MACA的勾勒中,“形势”和“分析”两个概念自身带有很强的历史性,它们反映出作用对象与现实的政治运动高度相关,所以闫高洁老师认为不得不引入第三部分:“MACA和政治-历史哲学问题”。


四、MACA和政治-历史哲学问题

在这一部分中,闫高洁老师援引了“例外状态”和“弥赛亚时间”两个政治-历史哲学的概念。在惯常的理解中,例外状态是秩序所规定的“紧急状态”,是建立在秩序之上的状态,是秩序的剩余,因为例外状态标志着一种混沌和无序,在这一状态中常规的秩序和法并不适用。事实上例外状态往往是秩序的基底,秩序只有将例外状态收拢、整合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形势正由例外状态给出。而“弥赛亚时间”不是常识中的麻木的即一种平整的、连贯的、匀质的线性时间,而是一个朝向当下的、充满着此刻的时间。碎片化的过去被凝缩至未来,体制化的未来被拉回到过去,二者在撕扯中形成的危急时刻-敞开状态就是弥赛亚时间。弥赛亚时间是一个契机,它将人们从秩序之中拉出,在敞开的当下释放出乌托邦的摧毁与建构的作用。

例外状态和弥赛亚时间的引入直接导向了讲座的第四部分:“MACA和存在问题”。闫高洁老师从关于无的思索开始讲起。无不是通常的空间上的空无、对比下的暗无、价值上的虚无。事实上我们无法说出无到底“是”什么,只能说无惟独通过周遭的事物的“脱落”和“疏离”以及我们的相应的“漂浮”状态表现出来。无暗示着理解的限度,暗示着永恒的缺失-溢出。如果说存在总是关联着秩序与逻辑,那么无不仅没有秩序,而且无总是将要或者已经威胁着逻辑。无是“无根基的根基”, 无震动着“我们”。

从无出发,闫高洁老师重新审视了当今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在非常流行的理解中,“唯心主义”就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但当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时,物质就已经是一个被抽取出来的概念了,我们并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结构,仍在探讨概念与概念的内在的关系,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无区别。此外,在对规律的阐释上二者几乎别无二致。因此要想建构一种与唯心主义相对抗的唯物主义,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形式上进行颠倒。为了避免这种形而上学化的唯物主义,闫高洁老师认为将“唯物主义”的“物”以“无”的角度进行理解也许能够回应这一难题。

在讲座的最后,闫高洁老师分享了他在思考中发现的若干疑难。第一,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包容MACA吗,或者说如何利用马克思的资料来充实MACA?第二,MACA似乎只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如何保证其正义性?第三,事实上并不会有一个完美的、准备周全的时刻-契机,那么行动的时刻何时到来?

在评议环节与提问环节中,张寅老师就闫高洁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议,并且补充了与讲座相关的知识内容,还与闫高洁老师就一些较为关键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其他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就讲座和评议内容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闫高洁老师和张寅老师也一一给予了回应。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希望同学们在讲座有所思考和收获!


上一篇: 专题研学交流会 | 二次元女性图式在当代艺术中的实践分享

下一篇:讲座纪要 | 性别·历史与未来